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月, 2022的文章

蔣經國的贈言

圖片
文 / 郭立昌 1977 年 1 月 25 日 ( 星期二 ) ,行政院長蔣經國 ( 1910~1988 ) 先生贈立昌一段話: 用江浙口音講,才有味道! 信心可渡過最猛的風浪; 決心可打敗最狠的敵人; 志氣可輕看最苦的遭遇; 勇氣可跨越最大的障礙; 抱負可改變最逆的環境; 擔當可完成最難的任務。 最要緊的是, 蔣經國 先生是有「 信仰 」的人,他告訴我說:「每晚我都會看《 荒漠甘泉 》,看了對你會很有幫助。」顯然「 基督 」信仰給予他很大的能量,在國家危急存亡之秋,擔當重任;如同《 六法全書 》的編撰人、前監察委員 陶百川 先生 (1903~2002) 所言:「蔣經國使中華民國『 遇難成祥 』。」信仰產生信心,信心產生決心,從而產生勇氣,而有力量前行,創造舉世聞名的台灣奇蹟。 李前總統登輝先生 (1923~2020) 說:「 1988 年 1 月 13 日 ,經 國 先生過世的消息打來總統府,聽電話的人竟然沒甲我講 ---- 」依照《 中華民國憲法 》規定副總統李登輝必須繼任總統,以完成蔣經國未完的任期。在翠山莊,李前總統說:「 那時我心內很害怕,只能跪下來祈禱 。」然後翻開《 聖經 》來讀,獲得的啟示是舊約〈 以賽亞書 〉第 41 章 10 節:「 你不要害怕,因為神與你同在 。」李前總統提到他在 1972 年被指派擔任政務委員,六年期間好像在上「 蔣經國學校 」; 1978 年轉任台北市長之後,他下了班回到家,經 國 先生已經在家等他,問:「 市政推動的情況怎樣呀?有沒有遇到困難呀 ?」直到幾個月他上手了之後,蔣經國才沒來。重點是,蔣經國給了他「 信心 」。而禱告獲得的啟示,使他有「 決心 」擔當最難的任務,領導台灣度過最危險的時期 (1988~2000) ,如同國際知名政治學者《 第三波 》作者杭 廷頓 (Samuel P. Huntington, 1927~2008) 所說:「 創造寧靜革命和台灣奇蹟 。」 蔣經國與李登輝賢伉儷 美國外交官柯喬治 (George H. Kerr, 1911-1992) 在其《 被出賣的台灣 》書中,以自由主義者的觀點描述 1941-1960 年間,指出威權統治者對人民的鎮壓行動,許多台灣的菁英份子被扣上共產黨員的帽子逮捕;此一政府施暴於民的行動被稱為「 白色恐怖 」。蔣經國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