蔣經國的作為

「走動式管理」是蔣經國的作為。1974年的一場午夜暴雨,沖垮了立昌正在永康鹽水溪畔建造的「成光精密工業有限公司」的堤壩及掏空主建物的地基,正搶修中幾部大車開進工地,蔣經國兩個手背抵住他的腰走了過來問:「你是哪個單位的?」措手不及之下,只能答:「民間的精密工業」蔣經國聽了,點點頭用那江浙口音說:「嗯,很好、很好,民間為國家做事很好!」不久我們被邀請去參加「蔣院長早餐會」,後來行政院送來「利用厚生」四個字。
在那個資訊不發達的時代,問遍我那些讀過大學的親戚,居然沒人知曉「利用厚生」是啥意思;還是我自己鍥而不捨地去遍尋古籍,才知「利用厚生」語出自《尚書》,意思是:「善用資源,嘉惠眾生。」這是屬於經濟民生的層次,是學政治者必須懂得的四個字。
「利用厚生」的前面有「正德」兩個字,更是身為領導人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;台灣的經濟成長在2001年開始呈現有中華民國以來的負數,人民百思不解因為中小企業比以前更努力,回收卻變少了,更有血本無歸者,直到2006年一場街頭運動,20081111的民主之恥發生,人民才了解原來政黨輪替後領導人缺了「正德」兩字。
「利用厚生」後面還有「惟和」二字。古云:「以和為貴!」然而曾經高舉反對大旗者搖身一變年輕貴族,編織各種話術終於騙得開放社會的公權力,依然以「朝小野大」為詞鼓動民粹,製造社會不安,導致企業紛紛出走,外資裹步的下場,台灣的光芒日漸暗淡。老百姓居然開始懷念被指為「白色恐怖劊子手」的蔣經國,稱他主政的1972-1988年為黃金時代,因為那段期間想創業的幾乎都能心想事成,人人生活於希望之中。
參加「蔣院長早餐會」時,蔣經國仍用江浙口音說:「各位鄉親,我們大家一起來建設台灣吧---」原來政府財政相當困難,那時國民所得甚低,增稅等同擾民,就由蔣經國本人到各縣市去向地方士紳親自募款,在財政拮據的情況下六年完成十大建設。
前東海大學校長梅可望先生,提到他被蔣經國找去成立「青輔會」,擔任無給職的秘書長,在沒有辦公室、沒人沒錢的三無情況下,青輔會仍然運作了起來;蔣經國進一步指示:「要協助青年返鄉創業!」梅可望先生說他先去桃園要了一塊地,再協調榮工處做好基礎設施,最後土地以每坪50元賣給想回鄉創業者。蔣經國親自參加開幕開典禮,由他命名為「幼獅工業區」,幼獅是「YOUTH」音譯過來的,可見蔣經國對這些創業者的期許。
忝不知恥的政客居然時至今日,仍厚顏道:「唉,是國際局勢造成的---」說三道四之餘,還下個結論:「即使蔣經國從墳墓走出來也救不了台灣!」聞之真是令人氣結。問題果真無解決的良方嗎?立昌只得在花甲之年再執筆寫了一篇研究論文,結論是:「這是善惡之爭,唯有把公權力交回到『善』的一方,台灣就會翻轉!」2018年是一個機會,三十年來我對內人丁玲虹的使命目標幾乎都採取保留態度,每次都是逼不得已才幫助她,但她這一次說富裕台灣從高雄做起是我能夠接受的;因為玲虹的勤於走動,使我看見另一個蔣經國時代正在啟動。
作者郭立昌早年創造台灣的精密工業,為第三部門專家、APEC領袖會議代表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蔣經國的贈言

蔣經國的話